17个月,100多万款小程序,超150万名小程序开发者,5000多家第三方平台,小程序的爆发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加激烈。
2017 年初,小程序正式问世。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,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用小程序取代App的开发,小程序也成为了各个行业的催化剂,从多个维度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。
站在“巨人”微信肩膀上的小程序,成为继订阅号之后,再次缩短信息和服务获取路径的流量新高地。
对于传统零售业而言,小程序的影响无疑最直接也最直击痛处。小程序打通了线上线下的连接,甚至会对未来零售业的商业模式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。
在一片赞扬声中,依旧有不同的声音存在:小程序只是一个被高估了的新工具,能否实现想象中的大能量还尚难明确定论。
小程序的价值几何?对企业而言,小程序又会带来哪些商机?企业该如何用好小程序新技术?下面
绵阳小程序开发为你解析。
1:小程序和它的使命
做一款App,要有六七个工程师,还要加上前端、运营和推广。完成苹果和安卓两套配置,需要4个月到半年的开发时间。但是一款具有同样功能的小程序可能只需要两个工程师,两天通宵就能完成。这意味着,小程序第一次革命性地降低了App的生产成本。这对于曾经面对C端用户无从下手的我们来说,可以立刻上线使用,没有任何门槛。
背靠微信,小程序有统一的账号体系和成熟的社交关系链,能跟微信支付形成最完美的商业匹配。
微信小程序天然和微信支付形成了交易闭环,所以支付转换率也很高。现在来看,小程序的数据非常好。根据阿拉丁指数统计,截至2018年6月,小程序整体日UV已达2.8亿人,入口场景增加到了64个,用户留存率不断提升,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10分钟。
当前,小程序发展非常快,目前已有十家左右的小程序只用了两个月就做到日活1000万,而App则基本没有能做到这个程度的。比如,头脑王者和海盗来了在高峰时达到一天2500万活跃用户,这意味着巨大的流量和红利。
毋庸置疑,小程序会为内容创业者带来更多机会。订阅号曾为中国的内容创业者带来了长达五年的红利期,小程序也会带来新一波内容的最大基数。
订阅号只是解决内容的生产,但是小程序却不仅解决了内容的生产成本问题,还解决了内容和人的关系,以及内容背后人与人的关系。
以拼多多小程序为例。以往买家在其他平台购物参照的一般都是销量排行和好评,而拼多多小程序的拼团改变了这一购物决策方式。它的商业逻辑主要基于社会属性和信任关系,买家把链接扔在群里,跟身边人分享购物的快乐和场景,这是一种趋于流量结构的决策方式。
有数据显示,小程序里电商的转化率已经达到15%。在PC端电商里,购买转化率能达到1%,就已经及格了。
关于小程序寿命周期的质疑,我认为,小程序延展的不仅仅是内容,还有更深层次的商业模式,所以推出小程序的规模越来越大。
单个小程序可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,可能三个月、半年就消亡了,但是它背后是一个矩阵。从一个小程序里,可能延伸出10个小程序。就算消亡,小程序也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。
2:新零售需要新中台
如今消费者已经数据化,需求也在不断升级。所以,新零售要以消费者为核心,围绕着消费者的的心态去转,可以说,归根到底是围绕“人”的运营。
本质上,新零售需要围绕客户进行数据化运营,进行人、货、场的重构。在“人”上,承诺卓越价值吸引新客、创造满意留住和发展老客;在“货”上,持续优化供应链,不断创新产品、服务和内容;在“场”上,融合线下线上场景,并做到无所不在的数据化。总之,要通过提高客户体验来实现客户持续化增长。
小程序是新零售的一种新技术。新技术需要中台系统关联,这样微信的互联网化才能真正走到国际前列,而不仅局限于服务号和订阅号。
新零售,需要新中台。在我的理解里,中台其实是一个数据中心,把各个端的数据进行统一的运营管理,中台主要有两个功能:业务功能和数据功能。
业务功能包括商品、用户、交易、评价,可以复用企业各项能力,让新业务以更低成本完成构建,并且打通数据,把烟囱系统变成基于服务的平台。大数据功能则主要做数据萃取和标签化,让企业更了解客户和自身。
我们常说“大中台、小前端”,大中台包括了前端模块、后台模块、仓储物流和运营系统,这套系统可以服务于绝大部分的电商平台。而“小前端”则是突出产品特性,提升细节体验。使用这种组织结构时,协同效率高,把握战机敏锐,一旦发现正确目标和方向,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最大化扩大战果。
现在一些传统企业,虽然会尝试新方法,比如小程序、电商或者公众号,但效果微乎其微。这是因为现在的业务形态不断迭代,传统企业在开展新业务时需要层层审批、层层汇报,处理事务效果很低。
其实,传统企业做到业务产品一体化之后,可以再用数据打通全渠道,最后用数据化运营,这就是新零售的三大绝招。